保健品能否摆脱“突然死亡”(二)

    白峰认为,直销模式能够迅速超越传统营销模式的原因是,一 、传统营销的广告投放量大,但保健品行业整体信誉度比较差,所以效果不明显。2002年,“九天绿”在电视上的广告投放额是2000万元,但销售额也差不多是2000万元。二 、走终端销售的渠道成本太大 ,今年,“九天绿”本来计划进驻上海的一家超市,但仅仅进场费就要60万元,还有上架费 、促销管理费等等,而且该商场规定 ,如果销售额连续3个月在超市排名后3位就要淘汰 。
    与此同时 ,直销的好处已经凸现 。2003年 ,一直在中国市场探索直销连锁模式的安利 ,其保健品销量额已逾60亿  ,而今年预计销售80亿元。业内人士认为,直销模式的优势正在于用口碑宣传替代了广告诉求  。目前 ,除安利外,还有雅芳 、玫琳凯 、天狮等企业都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 。
    白峰透露  ,由于政策的限制,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直销资格。但近年来兴起的会务营销与直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。会议营销的第一步是选择目标客户 ,他们把目光一般都是瞄准老年人,因为老年人最孤独,子女一般没有时间陪在身边 。为了消除老年人的疑虑 ,他们通常打着老年人保健协会的旗号。
    首先,业务员开始上门“探底”和亲情服务,以培养感情 。目标客户锁定后 ,开始组织老年人联谊会 ,一般选择大酒店的会议室 ,给老年人一种开会的热闹感觉  。联谊会开始时 ,有专家教授开始在台上演讲,而演讲的内容是保健的重要性等等。
    然后,为老年人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。最后销售产品。在销售时,一盒价值几十元的保健品往往零售价高达400-500元 。
    业内人士认为 ,会议营销和直销,都是面对面的营销方式 ,很适合保健品销售 ,除了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 ,节约营运成本,增加回款能力之外 ,直销还特别有利于对消费者进行健康教育,有利于保健品企业对其产品的宣传 ,同时也避免了借助媒体炒作的传统营销的风险。
    但因为难以监管,不少保健品在会议营销中  ,鼓吹 、夸大产品的功效 ,甚至违规宣传能治病的疗效 ,所以有业内人士建议,国家应该制定会议营销的相关规定。而另有人断言:会议营销和直销都不应该是主流的销售模式。

被夸大的宣传暴利,厂家要的是暴利 !


   “其实,一个保健产品的寿命和它的美誉度 ,并不是看它采用什么销售方式,也不是看它做了多少广告,而是看它的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。”香港康富来国际企业有限公司中国营销中心广告部经理习操说 。
    但是浮躁的心态早已蔓延于保健品行业内。某保健品销售部负责人魏先生自曝内幕说,保健品企业都有着“急功近利”的心态,大部分企业要求3至6个月市场就必须达到盈亏平衡 ,稳重一点的大概是一年 。他们常常采用大规模广告轰炸和高密度销售网络等方式 ,在短期内迅速将预期利润收回。
  2002年 ,史玉柱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方宏进在深圳大学有过一次对话,史透露说,2002年“脑白金”的广告投放量是1个多亿 ,而且“很多企业,包括深圳也有一些 ,一年的广告投放量都超过一个亿 ,但市场回报远远不到这个数”。
    因此,伴随而生的两个问题是 :夸大宣传 、虚假广告和加违禁成分。就在巨能钙“出事”之前,由笑星赵本山代言的保健品“蚁力神”曝出因含伟哥成分而被禁用。而这一现象在保健品行业存在已久。近几年,因同样问题被卫生部门查处的还有“常青春健美素” 、“消胖胶囊”、“常驻青牌免疫胶囊”、“御芝堂减肥胶囊”、“都瑞口服液” 、“神戈活力胶囊” 、“启阳牌补元酒”等等。
    与此同时 ,虚假广告 、夸大宣传也是保健品行业的一个通病。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对保健品宣传内容进行了一次调查 ,结果表明 ,有70%以上的保健品存在这一现象 。2001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了10家影响恶劣 、涉嫌广告欺诈的公司 ,其中保健品行业就占到8家。
   比如 ,三株口服液曾经利用宣传单散布“吃三株,治百病”、“吃三株 ,生儿子”之类的广告。巨能钙的“8位博士、48位科学家、100项科学实践 、10年呕心沥血 ,终于研究出一种产品——那就是巨能钙”的广告也多为人诟病。“大连珍奥核酸”获卫生部批准的功能为“免疫调节” ,但在长达139页的《神奇的核酸》一书中 ,称其为“不是药,比药更有效” ,可“预防和改善各种癌症”,“对脑血栓后遗症疗效显著”,“改善肝功能”等等,因此被南京造币厂职工杨鸿起诉 。“中华灵芝宝”则利用“专家”会诊、“患者”作“报告”,或在报刊电视广播上做广告等手段传播“中华灵芝宝”能治癌的信息 。
    自1996年“中华灵芝宝”问世以来,因其违规宣传  ,已被多地工商  、卫生部门予以查处 ,但实际的处罚金额  ,对于价格昂贵的“中华灵芝宝”来说 ,真可谓“毛毛雨”。
  “中华灵芝宝”曾被点名批评虚高定价,其每盒10袋,售价1590元,一疗程需3盒4770元,而且其宣传时称,一定要吃3个疗程以上,总价为14310元。
    而保健品行业的暴利早已不是秘密。三株虽然已经沉寂多年  ,但2002年中国富豪400强排名 ,吴炳新仍然以24亿的资产名列18位。
   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健品行业内一个普遍的情况:保健品的生产成本和零售价的比例为1:9 ,也就是说,零售价为100元的保健品 ,其生产成本可能只有10元。而保健品的销售模式一般有两种,一是“大包价” ,厂家不负责宣传 ,由各地经销商自己宣传 ,而厂家给经销商的批发价低到零售价的25%,但厂家的毛利已可达100%.经销商再按零售价的7折批发给销售终端 ,如药店 、超市等等。这种办法一般为中小企业所用。而大企业一般不采用这种模式 ,大企业都是自己负责宣传和推广 ,他们在大城